自學是啥?是不是放棄學習啊?當孩子告訴我他不想去學校時,怎麼辦?
自學的起源
身為父母的我們,總期望孩子能快樂學習,好好成長。孩子漸長,開始想著孩子的未來在哪裡?孩子能找到好的科系,未來有好發展,即使世界變化快速也不怕被淘汰?
就當我的孩子經歷國三升學洗禮,總算知道自己的方向還不清楚,所以先去高中就讀,給自己三年時間探索更明確的方向;知道了錄取的學校,雖與預期有落差而感到失落,但經過談心舒緩了失望的感受後,也順利開學了;正當孩子願意挑戰自己搭車從小港回家,而開心的同時。悄悄地孩子開始感受到,對學校的不適應。孩子告訴我學校的狀況、老師同學間互動,到班親會我體會到孩子說的狀況,確實存在。
正思考著如何陪伴他調整,孩子開始不想去學校了,從偶而請假一天,到漸漸請兩三天,到最後都不想去。過程中,導師沒抓到協助的重點,反而只是用「你再不來,就會扣考喔~~」,直到最後,輔導室老師想協助,但孩子已經累積許多的失望,更難踏出心裡的那一步。
經過討論後,我們決定申請「自學」,想著朋友的孩子從小一就開始自學,應該不難吧,就試試看好了,但自學計畫申請的時間是每年的10月底與4月底,我們決定申請自學的時間,已超過10月,只能等隔年4月才提出申請,這段時間孩子仍抗拒去學校,因此毅然決然讓孩子申請「休學」,也與孩子約定休學期間,他仍可以就他想學習的方向,繼續學習,例如英文、數學。但因為不需要去學校,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對自己的興趣,做更多的發展與探索。
有方向,但仍不明確該怎麼開始
但到底什麼是自學?要怎麼進行?仍然霧裡看花,仍然想著到時候如何銜接大學教育?與孩子一起上網搜尋,找到了一些影片、以及FB社團,點點滴滴看到自學的家庭如何找課程、找資源,但對於第一關「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申請計畫書」還是摸不著頭緒,不知道到底該怎麼下筆寫,才能夠真的幫助孩子透過自學的模式,有深入的學習,才能協助孩子累積經驗、進而對未來有幫助?
上帝總在我們勇敢踏出那一步時,為你預備需要的資源。就在我找資料的同時,透過FB自學團體中偶然機會看到「Only實驗教育」這個名詞,當時就加了line群組,也看到蕭典義老師的相關經歷、分享,隱隱約約覺得老師分享的理念、引導的模式似乎適合我的狀況,而且看到很有趣的是:Only定位自己是「自學設計顧問」,收費方式與我的工作收費方式恰好雷同:依照每個家庭、孩子的需求可有單次討論、自學計畫書健檢、從探索興趣設定方向的完整個人輔導。後來我與孩子一起聽了一場分享會錄影後,深深感受Only的帶領方式大致符合我們的需求、期待,於是我就與蕭老師聯繫預約諮詢。
透過三步驟、兩次面談搞定自學計畫書
與Only的蕭老師連絡後,表達希望能透過老師的專業,將孩子的自學計畫書擬定完成,蕭老師也很明確的協助我,快速的在半個月內將自學計畫完成,以下分享流程
(*每個學生需要的時間也可能不一樣,但流程大致一樣)
步驟一:互相了解彼此,確認需求與Only能提供的服務方向
蕭老師很系統地將需要先填寫的資料傳給我,總共有四個檔案:非學實驗教育申請書、計畫書(以上兩份為送出自學申請時必備)、學生基本資料、學生資料表(以上兩份為Only蕭老師藉以初步認識學生、家庭背景的資料)。讓我印象深刻的是「學生資料表」這份,裡面要我詳細描述對Only理念是否認識,學生父母對孩子的期望,以及紀錄孩子從小到大的成長狀況、目前的個性....等,在我填寫的過程,彷彿回到過去時光,回想孩子的優點、以及説說我對孩子有怎樣的期待,以及從小照顧的狀況。書寫過程,也讓我回想起我從小就期待幫助孩子找到天賦熱情,好好的發展!
步驟二:初次面談,了解人格特質、興趣,定調自學主軸
四個檔案填寫過程中,最讓我感到難寫的就是「計畫書」,要寫實驗教育的目標、方式、課程架構、日課程安排、師資....這些對於我而言,實在是熟悉又陌生,都看過也學過,但太久沒接觸早已經忘記該怎麼下筆了,更何況是關係自己孩子的學習,總覺得有點害怕訂錯調啊!
面談這天,老師已經把我們的基本資料都看過了,很快速的可以與我們討論到核心的方向,也藉由「尋。嘗日 生活興趣探索卡」、「人格特質測驗」很快地分析出孩子的優勢、強項,與目前呈現的人格特質,接下來就能很明確的依據這些資料,針對孩子做個別化的課程設計,蕭老師與孩子說:生活即是學習,只要你用心生活許多的學習就在其中!這讓孩子對於自學產生更大的正向鼓勵!因為他知道再也不是人家說的不去學校就無法學習!
步驟三:完成計劃書後,第二次面談確認送出申請
討論完相關的課程內容與大綱,接下來就由家長將計畫書全部完成,第二次面談時,蕭老師逐一協助我們檢視、確認內容,後上傳到市政府較於局的非學實驗教育申請網頁,終於將這個大工程完成了!很喜歡Only實驗教育蕭老師的理念:「生涯規劃不是選工作,而是經營人生」,杜威也說「教育即生活,學校即社會」。以每個孩子的興趣為核心,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動力!那已經不是為了升學而讀書,而是為了經營自己的人生而努力,身為父母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希望,孩子能長出自己的力量,在未來人生的路上有方向、有熱情,不論遇到什麼困難都有找尋解決方法的能力!
專業陪伴,讓自學成為孩子生涯探索最重要的起點
很喜歡Only實驗教育蕭老師的理念:「生涯規劃不是選工作,而是經營人生」,杜威也說「教育即生活,學校即社會」。以每個孩子的興趣為核心,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動力!那已經不是為了升學而讀書,而是為了經營自己的人生而努力,身為父母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希望,孩子能長出自己的力量,在未來人生的路上有方向、有熱情,不論遇到什麼困難都有找尋解決方法的能力!